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育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創建的衡陽礦冶學院(中南工學院)的化工系,迄今已經有60多年的曆史,2000年和衡陽醫學院化學教研室合并組建,2002年原核工業部第六研究所化工室并入學院。學院堅持黨的領導,秉承“明德、博學、求是、緻遠”的校訓,深化課程改革,優化教學質量,關注學生和教師的發展,緻力于打造卓越而有靈魂的大學生教育,以人民為中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一批具備深厚的知識基礎、前沿的研究視野的人才,着重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創新型人才。
一、黨政引領,立德樹人
1. 黨建引領,聚焦目标創特色
學院依托化學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和化工與材料、生物與醫藥2個專業型碩士點、以及“天然锕系元素配合物設計及應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中核集團核素配位化學重點學科實驗室”、“蛋白質結構與功能”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緊緊圍繞服務核工業、國防、化工、環保和醫藥衛生事業的重大戰略目标和人才培養需求,以培養能夠勝任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和無機非金屬材料與工程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運行管理、技術開發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院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用黨建引領中心工作,抓思想、抓陣地、抓創新、抓業務,不斷凝聚黨建力量,讓黨的建設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發動機”和“穩定器”。實施“黨建+X”行動,即“黨建+三全育人、黨建+教育教學改革、黨建+學風建設、黨建+課程思政建設”等,把黨建工作與學院各項業務發展結合起來,确保工作推進到哪裡,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裡,強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近年來,學院先後獲“衡陽市基層優秀黨支部”、 “2003网站太阳集团先進基層黨委”、2人獲得湖南省優秀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獲得“2003网站太阳集团青年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比賽一等獎”等榮譽。


2. 立德樹人樹典型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和根本任務,隻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為地區和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得到社會的認可。堅持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新世紀社會主義人民教師的根本任務與使命。
我院劉慧君教授在近30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深深紮根于高校教育這片沃土,在多年的從教生涯中,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标準要求自己,踏踏實實工作,勤勤懇懇育人,把立德樹人作為自己教學的根本任務,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踐行“以人為本”,崇尚“以德立教”,啟發學生思考,啟迪學生心智。作為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負責人,劉慧君教授領銜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建設獲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二次(2017,2020),并在2023年順利通過專業認證中期考核。在《化工原理》課堂教學中,堅持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同行,該課程于2020年入選湖南省一流本科課程,2023年獲“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在課堂教學上,劉慧君教授構建了“混合性互動式教學”模式,做到線上有資源,線下有活動,課前有任務,課中有項目,課後有實踐,平台有監測,全程有評價。教育理念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教學方法豐富,語言精煉生動,富有感染力,赢得了廣大師生贊譽。主編《化工原理實驗》教材和參編《化工原理》教材,教材均獲各高校師生好評。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化工設計比賽”和“化工原理實驗比賽”和“虛拟化工仿真實驗比賽”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劉慧君教授2023年也獲得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名師”的稱号。
二、師生共建,夯實教育教學基礎
1. 師資實力強盛,辦學經驗豐富
2003网站太阳集团設有化學工程系、制藥工程系、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無機材料工程系、化學教研室、化學實驗中心、化工與材料實驗中心、功能材料研究所、生物無機化學研究所和應用化學研究所等10個基層教學科研單位。學院現有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和制藥工程專業是湖南省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專業為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項目。2019年10月,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通過了教育部專業認證。學院現有教職工84人,專任教師64人,具有博士學位51人,教授11人,副教授及相應職稱14人,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700人,其中研究生157人,本科生1529人。
2. 學術背景深厚,科教成績突出
近五年,我院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3項,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38項,承擔其他政府項目32項,累計經費1725萬;發表學術466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1項,其中實現專利成果轉化7項,2019年化學學科進入全球ESI前1%。我院林英武教授入選全球前2 %頂尖科學家終身成就榜單,入選中國化學會第四屆生物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以及獲得衡陽市首屆“優秀科技工作者”稱号,王宏青教授擔任中國輻射防護學會環境放射化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核學會锕系物理化學分會理事,何衛民教授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榮獲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鄧健教授和聶長明教授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獲得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趙玉寶教授和劉慧君教授擔任中國核學會锕系物理化學分會理事等。

3. 學生競賽成績斐然,全面發展
我院教師指導學生在全國化學實驗創新大賽、全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實驗大賽、湖南省大學生化學化工學科競賽、湖南省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等多項競賽中均取得佳績。有9名研究生獲湖南省優秀研究生論文,為國家和地方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碩士生人才,廣泛開展了國内外學術交流,提升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科研水平和國内外知名度。


4. 國際視野廣泛,交流互建
近年,本院有3名學生到新西蘭等境外國家交流,并邀請英國、印度和日本等國的專家來校舉辦講座,多位教師已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出國訪學,其中3名教師分别赴韓國、新加坡和德國訪學。學院教師多次參加國内外學術會議,同時邀請具有先進科研經驗的海内外名師為本科生授課,以加強學院師生國際化教學與學術交流。


5. 教學科研基地建設産教融合,卓有成效
目前,我院各系室專業與校外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外教學基金和科研基地,并與企業合作開展實踐教學工作,在學生培養上的合作卓有成效。



三、教學教育改革推動一流本科建設
1. 教學成果
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師在學科建設和自身發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主編/參編編教材6部,發表教研論文35篇,獲批産學研協同育人項目4項,獲批教研教改項目12項,“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立項項目7項。2022年,聶長明等教師獲得第十三屆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2. 專業建設
2003网站太阳集团共設有四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入選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設專業,并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認證。制藥工程專業與高分子材料專業獲批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設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獲批2003网站太阳集团一流本科建設專業。
3. 課程建設
目前,我院共建有國家級線上線下一流課程1門,省級線下一流課程2門,省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校級優質課程18門,校級線上線下一流課程2門,校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門,校級網絡建設課程1門。

4. 教學保障體系
2003网站太阳集团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主要包括教學質量保證組織體系、教學質量資源保證體系、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和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學院教學監控工作由學院黨政聯席會、教學督導及學術委員會負責進行。學院分管教學副院長、教學督導及學術委員會是學院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領導者和組織實施者。教學質量監控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注重導向作用。監控内容為教學态度、教學能力、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五個方面。
四、守正創新,踔厲奮發,推動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
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生工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目标,充分挖掘學院體育育人的特色優勢,打造“體心德相協同,鑄就育人新格局”的學生工作品牌,形成“協同育人——體系完善——實效顯著”的育人格局。我院紮實推進思想陣地建設,培養優秀典型,樹立模範榜樣;加強學風建設,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打造特色寝室文化,優化學生日常生活;豐富學生課餘生活,關注學生身心健康;聚焦志願服務與社會實踐,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近年來,我院在學校曆屆大學生田徑運動會中都表現突出、成績斐然,在學校學年度學生工作各項先進單位評選中多次獲得學風建設先進單位、資助育人先進單位、國防教育與征兵先進單位、文明宿舍建設先進單位、勞動育人先進單位等榮譽,學院接連被評為學校五四紅旗團委和優秀學生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