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姓名:劉茜醇
出生年月:1988.10
學位:博士
職稱:講師
研究領域(方向):
金屬蛋白質結構與功能;金屬蛋白質理性設計;蛋白質化學修飾。
聯系方式:
郵箱:njlxc1901@163.com
個人簡介
劉茜醇,男,1988年生,湖南邵陽人,博士,2003网站太阳集团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2019年12月博士畢業于南京大學化學系,2020年7月加入2003网站太阳集团工作至今。現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主要研究成果發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Inorganic Chemistry等國内外知名學術刊物。
主要研究領域為化學生物學和生物物理化學,通過X射線衍射、核磁共振、光譜學、化學修飾、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手段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對其進行理性設計,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向:
(1)金屬蛋白質結構與功能
金屬離子參與了生命體系中幾乎所有的生理過程,并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大多數種類的金屬離子是以金屬蛋白質的形式存在。它們發揮作用的基礎在于有着特殊的金屬配位中心,和用于穩定配位中心的蛋白質骨架。這些金屬中心和骨架結構都是高度進化的,以存在于不同生物中或對應于發揮不同功能。
本方向側重點在于研究血紅素蛋白質和部分重金屬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2)金屬蛋白質理性設計
對蛋白質進行基于結構的理性設計是進一步深入理解蛋白質結構-功能關系的有效方法。通過理性設計,我們可以将不同蛋白質的功能進行相互轉化,或使其天然功能更高效,亦或者得到具有新功能蛋白質。本方向側重于理性設計四吡咯結合蛋白質和部分重金屬蛋白質。
(3)蛋白質化學修飾
對蛋白質進行位點特異性的化學修飾是一種進行蛋白質工程改造的有效方法。本方向側重于使用蛋白酶在生物大分子的特定位點引入可以用于核磁共振檢測或熒光檢測的小分子基團,助力于研究溶液态蛋白質的動力學性質。
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課題)情況
2022-2024,金屬蛋白CoaR調控钴離子穩态平衡和钴胺素生物合成的結構與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2107046),30萬元,主持人。
主要論文
Xichun Liu, Qingyuan Hu, Jinmei Yang, Shanqing Huang, Tianbiao Wei, Weizhong Chen, Yafeng He, Dan Wang, Zhijun Liu, Kang Wang, Jianhua Gan, and Hao Chen*. Selective cadmium regulation mediated by a cooperative binding mechanism in Cad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9, 116: 20398-20403.
Shun-Fa Chen#, Xi-Chun Liu#, Jia-Kun Xu#, Lianzhi Li*, Jia-Jia Lang, Ge-Bo Wen, and Ying-Wu Lin*. Conversion of Human Neuroglobin into a Multifunctional Peroxidase by Rational Design. Inorg. Chem. 2021, 60: 2839-2845.
Yu Feng#, Xi-Chun Liu#, Lianzhi Li, Shu-Qin Gao, Ying-Wu Lin*. Naturally Occurring I81N Mutation in Human Cytochrome c Regulates Both Inherent Peroxidase Activity and Interactions with Neuroglobin. ACS Omega. 2022, 7(13): 11510-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