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2003网站太阳集团

校友之家

校友之家

優秀校友胡震到學校做勵志成才報告

發布者:  時間:2014-02-25  浏覽:

10月13日下午,“蛟龍号”副總設計師2003网站太阳集团校友胡震報告會在學校大會堂成功舉行。校黨委書記鄒樹梁,校長文格波,副校長陽小華,正校級督導趙紅與1000餘名師生代表聆聽了報告,大會由校黨委書記鄒樹梁主持。

胡震1985年考入2003网站太阳集团(原衡陽工學院)計算機學院,1988年考取中科院碩士研究生,1991年起從事海洋工作,2002年開始深海載人器的研發。他長期從事潛水器的設計和開發工作,并擔任7000米載人潛水器項目副主辦,副總設計師, “蛟龍号”載人潛水器1000米,3000米和5000米深海試驗項目副主辦。作為 “蛟龍号”載人潛水器設計的主要負責人,組織實施了載人潛水器的技術設計,檢測試驗工作,在海上試驗期間,組織海上實驗隊伍出色完成了技術保障,下潛實驗和故障處理等任務。在試驗期間一直擔任下潛實驗甲闆指揮,出色應對各種狀況,為勝利完成海上試驗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項目主辦和潛航員培訓專家,胡震研究建立了一套潛航員培訓機制和辦法,完成了7000米載人潛水器潛航員的招聘,基礎理論知識培訓,設備操作培訓和潛水器駕駛技術培訓等工作,組織編制了五本潛水器專業培訓教材,組織潛航員進行了實艇學習,潛水訓練、心理訓練,水面支持培訓等,并開創性地組織了潛航員的海上試驗,下潛實習工作。

報告會上,胡震從“蛟龍号”潛水器的研制背景、“蛟龍号”的概況和技術特點、“蛟龍号”的應用和海上試驗等方面詳細地向我們紹了“蛟龍号”深海載人潛水器的有關情況。“蛟龍号”載人潛水器是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其目标是根據我國開發大洋礦産資源和海底生物的需求,瞄準國際深海勘察作業前沿高技術的發展,研制的一台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7000米載人潛水器。10年謀劃,10年攻堅,“蛟龍号”載人潛水器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并引領着深海技術以及其它領域技術的進步。
“蛟龍号”具有最佳的操作性能和航行控制性能、具有最多種類的安全保障措施、具有強的水聲通信和特測能力的特點。在海上試驗過程中,蛟龍号多次完成下潛任務,其中有三次突破了7000米深度,最深達到7062米,在任務中有八位潛航員下潛深度超過7000米,這也實現了自古以來我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鼈”的美好夢想。

胡震校友根據自己20多年的工作經驗,向學弟學妹提出4點建議:一要厚積薄發,築牢基礎,拓寬知識面;二要從小做起,從細節入手,注重實際;三要把握方向,培養興趣,擁有判斷力和決斷力;四是要有團隊精神,有責任意識,形成正确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