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4日,斯坦福大學和Elsevier共同發布了美國斯坦福大學John P.A.Ioannidis教授團隊發布了第六版《2022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榜單以Scopus數據庫為依據,基于引用次數、H因子、HM因子等6種指标,為全球學術界提供一個面向科學家長期科研表現的衡量指标,能較為客觀真實地反映科學家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及為相關領域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入選榜單,意味着該學者在其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世界影響力。根據“年度影響力”從22個領域和176個子領域,近700萬名科學家中遴選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學家。
近年來,我院高度重視科研人員培養,大力引進化學相關學科高層次人才,圍繞學校人才強校戰略規劃,積極開展人才建設和科研服務能力提升,為學校“雙一流”建設與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林英武教授主要緻力于研究金屬蛋白特别是血紅素蛋白的結構與功能,以及人工金屬酶分子設計及應用等。在Nature、PNAS、JACS、Angew Chem、ACS Catalysis、中國科學(化學)等國内外期刊累計發表論文200餘篇,H指數為 32。2020年獲得“徐元植順磁共振波譜學優秀青年獎”;2022年,獲得衡陽市首屆“優秀科技工作者”稱号,入選中國化學會第四屆生物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湖南省傑出青年基金1項。
何衛民教授主要從事綠色有機合成及原料藥新工藝研發。近5年以唯一通訊作者身份發表大于10分一區SCI論文24篇,SCI他引6600餘次,通訊作者H指數為55。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項目,授權第一發明人中國發明專利21項;完成甾體藥物醋酸氫化可的松和結核病藥物利福平的綠色生産工藝開發及産業化。擔任中國科協卓越期刊Chin Chem Lett常務編委和Green Synth Catal青年編委,SCI期刊Chin J Org Chem青年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