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4日上午,應2003网站太阳集团“蒸湘學者”林英武教授邀請,複旦大學化學系黃仲賢教授、生物醫學研究院譚相石教授來我校進行學術訪問。他們參觀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蛋白質結構與功能實驗室,并分别作了《化學家是如何看待“細胞凋亡”的?“細胞凋亡”與癌症的關系?》和《大腦金屬離子及其金屬蛋白穩态調控與老年癡呆症》學術報告,并與青年教師和研究生進行了學術讨論,會議由聶長明書記主持。
黃仲賢教授長期從事配位化學和生物無機化學研究,譯著了我國第一部生物無機化學教科書《生物無機化學原理》。參加了《生物無機化學》,《生命科學中的微量元素》和《金屬有機化學與催化》等書的編著。黃教授曾任“中國化學”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副主編;無機化學學報編委。南京大學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曾獲國家醫藥管理總局 “七五攻關”重大成果獎,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譚相石教授1996年以來分别獲法國原子能委員會(CEA)、英國皇家學會、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美國NIH 的博士後研究基金(Fellowship)支持, 先後在法國(CEA/Grenoble)、英國 (Edinburgh University)、日本 (Ibaraki University)、美國 (Texas A & M University) 進行博士後研究,主要進行金屬酶/金屬蛋白的基因克隆、蛋白分離純化、結構性質和催化動力學機理等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屬酶、金屬蛋白的結構、功能、催化反應機理及其與疾病和藥物相關的研究,微量金屬離子在生命體内傳遞、代謝、平衡的分子機理,基于化學小分子NO、CO、H2S、H2O2及血紅素的信号轉導分子機制研究。譚教授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多項,在JACS和Chem Commun等高水平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黃仲賢教授(中)、譚相石教授(左)和林英武教授(右)